文翁大讲堂之《大脑的认知与教养的艺术》!

大脑的认知与教养的艺术


——文翁大讲堂2018年第5场讲座简报


爽风习习吹拂育人心田,宝岛认知激荡教育视野。


5月22日上午,由成都市教育局主办,成都市教科院承办的第五期“文翁大讲堂”在成都石室中学北湖校区多功能厅举行。市教育局局领导、各处室负责同志,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同志、教培机构负责同志,成都各县(区、市)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代表,直属(直管)学校(单位)负责同志和教师代表共100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

台湾中央大学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洪兰教授作了《大脑的认知与教养的艺术》专题报告并进行了现场互动交流。


成都市教科院副院长谭文丽主持了报告会。


(洪兰教授正在讲座)



主讲嘉宾介绍


洪兰,福建省同安县人

1969年台湾大学毕业后,即赴美留学

取得加州大学实验心理学博士学位

曾在耶鲁大学哈斯金实验室

及加州大学尔湾医学院神经科接受博士后训练

之后进入圣地亚哥沙克生物研究所任研究员

并于加州大学河滨校区担任研究教授

1992年回台任教于中正大学心理所

为(台湾)中央大学认知神经

科学研究所的创所所长

现任(台湾)中央大学讲座教授

台北医学大学讲座教授

台湾联合大学系统(清华大学、交通大学

阳明大学、中央大学)讲座教授

洪教授研究、讲学之余

致力科普书籍的译作

已翻译五十多本生物科技及心理学方面的好书

近年来有感于教育是国家的根本

而阅读是教育的根本

更致力于阅读习惯的推广

足迹遍及台湾各县市城乡

及离岛近千所的中小学

做推广阅读的演讲


获奖荣誉:远见杂志 第九届华人企业领袖高峰会(2011)终身成就奖,第5届吴大猷科学普及著作奖「翻译类金签奖」(《天生爱学样》),金石堂书店(2006)年度出版风云人物,东元科技文教基金会(2005)特别贡献奖,2000年中国时报开卷好书奖翻译类十大好书(《教养的迷思》),1998年中国时报开卷好书奖翻译类十大好书(《揭开老化之谜》)。



一、主题报告环节 

 报告主题:大脑的认知与教养的艺术。


洪兰教授讲:成功的人是赢在转折点,而不是赢在起点。因此,父母不能打孩子,特别是打孩子的头部。因为,这可能造成孩子大脑生理机制的损伤。而大脑一旦损伤,人就会在生理机制上遭遇障碍,日后再怎么通过后天的教育努力,希望也是非常渺茫的。因此,学习的时候,神经回路会加强。9个月婴儿会爬之后,开始探索,神经开始大量连接。 



在她看来,不存在“输在起跑线上”“3岁定终身”等说法。“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西汉.戴圣《礼记·中庸》中学习是“学+习”。别人学一次就会了,就学他一百次;别人学十次就会了,就学他一千次。如果真能照这样子去做,虽然再笨,也会变得聪明,即使再柔弱的人也会变得坚强。有的人生来就知道它们,有的人通过学习才知道它们,有的人要遇到困难后才知道它们,但只要他们最终都知道了,也就是一样的了。


洪兰教授告诉我们,情绪,是改变大脑最快的工具。“孩子有一生的时间需要学习,不需要催他,也不需要急于一时一刻,但是情绪处理不当,会使孩子厌恶上学,甚至产生负向人格。” 拿学习这件事来说,主动的学习才有用,被动学习没有用。孩子想学,偷着学学得最快。大脑产生观念,观念引导行为,行为产生结果,结果改变大脑。她还分享了一个小故事:著名大提琴家马友友的妈妈曾说过,马友友从来不会因为他大提琴拉得不好而挨打,因为这位母亲深知,孩子如果挨打,就会对拉琴产生恐惧。  



家庭是最早的学习场所,父母是最初的老师。言传身教,为什么身教这么重要?答案在于模仿的力量非常强大。孩子是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的,家庭是最早的学习场所,父母是最初的老师。因此,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与此同时,家长要支持孩子,要信任孩子,但也要管教孩子。因为,父母所制定的规矩和限制并不会让孩子感到难受,相反的,这会形成一种规矩,让他们有安全感。孩子最怕的是,家长今天和明天立的规矩不一样。她说,我们是透过被人管理才学会管理自己。一开始没有外在的控制,内在的控制也不会产生。教育孩子的目的是什么?是让他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成功的人不是最聪明的人,而是最有毅力的人。 不要担心和紧张,不要过于焦虑,孩子非常敏感,如果父母焦虑,那孩子会更加焦虑。父母亲以平常心待之, 举个例子:小提琴大师与生手的大脑对比发现,这两者大脑里面构造不一样,是因为小提琴大师每天的反复练习造成的。因此,勤能补拙。著名的“一万小时原理”就是这个道理(这个原理指的是,一个行为做了一万个小时以后,就成了这个领域的专家)。 


(文翁大讲堂讲座现场)


童年最好的玩具是有玩伴。很多家长有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孩子的智力与玩具的多少有关。于是,给孩子买很多很昂贵的玩具。孩子成长,最需要的不是玩具,而是玩伴。“只要是正常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有玩伴比什么都好。如果家长能做孩子的玩伴,胜过给孩子买数不清的高级玩具。”



在哪里跌倒,换个地方爬起来。如何对待孩子犯错?洪兰教授告诉大家正确的答案:我不要求你完美,我要求你学习。当你犯错时,重要的不是这个错误有多糟糕,或者是不是你的错,重要的是,要将错误转换成一个经验。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从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似乎已经成为了一条铁律。洪兰教授的观点却反其道而行之:在哪里跌倒,换个地方爬起来。为什么呢?洪兰教授又引用了一句经典名言。  每个人都是天才,但如果用爬树的能力来评断一条鱼,它将终其一生认定自己是个笨蛋——爱因斯坦。



大人会嫌孩子不好,主要是因为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比。不要把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比,基因不同,后天生长的环境也不同,所以比是不公平的。孩子只能跟自己比,今天比昨天进步了,就应该奖励他。她说,上天是很公平的,空间能力好的人往往语言能力不怎样;语言能力好的,空间能力常较差。也就是说,大脑是个有限的资源,很少人得天独厚样样都好,所以我们不必去苛求孩子。因此,父母应该顺其自然,要教会孩子了解自己的长处,接受自己的短处。重要的是有什么能力,而非缺乏什么能力。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孩子,你会看到他的长处。用正向的态度去看事情,你会看到解决的方式。  



允许孩子犯错,让他从错误中学习经验。要允许孩子犯错,只是不要犯第二次错。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不曾犯过错的人,表示他从未尝试过新的事物。” 洪兰教授说,不要因为孩子做某件事做的不好而骂他。因为,骂会让孩子对这个东西恐惧,时间长了,孩子就会抗拒,离的更远。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在孩子学习的时候,每天因为分数打骂孩子,孩子会不会因为恐惧学习而变得畏手畏脚?答案是肯定的。为什么呢?因为挫折是一种不良的情绪,而孩子的成长可以以长带短。她说,现在的时代,让每一个人有了更多多元化的选择,让我们每个人都有路可走。因此不要执着在孩子能力达不到的地方拼,在他有长处的领域,‘以长带短’发展孩子的智力。



洪兰教授还认为,好家长不应该只会说“NO”,而应在说完“NO”后,给孩子指出一条可以走的路。“允许孩子犯错,让他从错误中学习经验,如此才能不再犯同样的错。”发展孩子大脑最好的3个方法:运动、游戏、阅读。那么,什么样的生活经验可以使神经活化得快,分支得密?洪兰教授的答案是:运动、游戏和阅读。脑科学研究发现,大脑的可塑性是终身的,人终其一生不停地因新的经验而重塑他的大脑。



(成都市教科院副院长谭文丽)



谭院长说:洪教授的讲座告诉我们,应有科学的视野,以生理、心理的角度去指导学习。大脑是终生发育的,具有可塑性和模仿性的,如“因材施教”“学而时习之”等要认识大脑,科学开展教育,从容自如,道德自然去成就孩子和自身的成长!



二、互动交流环节 

 主持人:成都石室中学副校长赵清芳 



互动交流嘉宾介绍


钟刚

男,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

现任金堂县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分管教学、教研、督导、招生等工作

曾分别担任中学教研员、县教育局中层干部

省级示范高中副校长等职务

先后获得过市优秀青年教师、市课程改革先进个人

市高中教育先进个人等荣誉

分别入选为成都市教辅资料审定专家组

库成员和四川省中小学教育督导专家组库成员


李海容

成都市锦西外国语实验小学副校长

四川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

成都市首批名师工作室领衔人

曾在各省、市、及港、澳、台地区

执教示范课、观摩课

研究课及举办专题讲座一百多场次

主编、参编16本群文阅读相关读本、教师用书

有50多篇教育教学文章在各级刊物发表

2009年8月—2011年8月

受教育部委派赴香港教育局担任教学指导教师

2013年8月,受国务院侨办委派

赴美国东部地区担任华文教师培训工作

主讲小学语文教学法

参与了统编版教材《教师用书》的编写工作


赵泽高

男,汉族

现任成都市大弯中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

本科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物理系物理教育专业

获理学学士;在职研究生,获教育硕士学位

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

青白江区教育学会会长

先后获得青白江区物理学科带头人

优秀共产党员,成都市优秀青年教师

成都市特级校长

全国教育科研先进个人

和全国教育科研杰出校长等荣誉称号

先后当选区委政协委员,区人大代表

被成都市公安局聘任为特邀监督员



(互动交流现场)


赵清芳:洪教授今天的讲座不只是讲了人的大脑,更重要讲的是孩子、人生和教育,今天的对话嘉宾们他们都曾经是孩子,现在是父母和教师,他们听了讲座都有不同的感受。


李海容:洪老师讲座中说,“一个人喜欢做的事,就感觉时间飞逝;若是不喜欢的事,则会度日如年”。今天的听课,就觉得时间飞快。遗憾的是我刚当妈妈时若听了这个讲座该多好,但也不遗憾,现在对孩子许多方面可以放手了。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空间。


说孩子其实是说父母、说老师,孩子是听着父母、老师的声音长大的,作为老师,要智慧工作、科学教育,才会愉快工作,遇到困难和困惑,而不科学施教就会更糟,要从科学的角度就会有益,如对有读写障碍的孩子,将会更加有效。从洪教授今天的婉婉道来使我会重新认识孩子,重新认识自己。


赵清芳:李老师讲了三个词:以身作则、智慧教育、自我认知。你的孩子虽然长大了,但你孩子的孩子,你的学生是会受益的,将会接受到更好的教育。



钟刚:作为教育管理者,面临的是要去群体上推动:学生、家长、管理群怎么做。人生既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而更要赢在转折点和终点上。经验加科学,每个群体就会进步。老师应成为大脑的变革者,通过作为来改变,如今后的“培训”盲目的追随是不行的,要正确认识、释放大脑的作用---正确、恰当的作用,坚持这个方向,就会做得更好。


赵清芳:钟局长对“起跑点、转折点和终点”的领悟,说明教育是慢的艺术,要静待花开,人的智慧、积淀、成长是有一个过程的,包含着科学道理、智慧艺术、教育真谛。



赵泽高:以前曾多次阅读洪教授的文章,今天听了讲座,给我们分享了很多的故事,其中的75:25的猴子的故事,75%的猴子有同情心,那人类更应该善良,孩子应是有善良心的孩子,他们都可能成为好人、栋梁之才,应该有这样的思维、角度去培养,以后我会更加坚定这个价值观;二是“超人偷走了窗子”的故事,孩子撒谎是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可。在学校学生可能会犯错误,如何从心理、生理基础的角度因势利导,引导教育教学,孩子就会身心愉悦、茁壮成长。


赵清芳:教育的目的、功能是引人为善,教育的过程是放大孩子的善意,凿开“善”的光芒,由个体到群体、民族和社会,洪教授把脑科学、脑神经讲得通俗易懂,才有嘉宾们的深入思考、收获和体悟,要用天使之心去拥抱孩子的赤子之心。



洪教授:人在世上有个目标---人生成英雄。人要“一生平凡事,平凡过一生”。我的孩子毕业时,校长说:人一生会碰到挫折,最终会结束人生,但你可把手伸长,就可能会研究出治“癌”之药,人生就没有白走,就不愧“下地狱”!


赵清芳:教育人的镜子很多,但主要还是学生成长折射出镜子的效果,脑科学和教养的艺术就在这里。


四川西部教育研究院具体组织了本场讲座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